房间隔缺损
房间隔缺损的定义
房间隔缺损(Atrial Septal Defect,ASD)是指在胚胎发育中,房间隔的发育、吸收和融合出现异常,导致左、右心房之间残留未闭的缺损。是成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。房间隔缺损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%,发病率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排第二位,占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20%~30%。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。女性较男性多见。
房间隔缺损的分类
由于解剖、病理的不同,房间隔缺损有原发孔未闭、继发孔未闭等各种类型。
1、
原发孔未闭:系由于原发房间隔过早停止生长,不与心内膜垫融合而遗留裂孔。
继发孔未闭:是房间隔缺损中最多见的一种。在胚胎发育过程中,若原发房间隔吸收过多,或继发房间隔发育障碍,致原发房间隔的上缘与继发房间隔的下缘不能融合而遗留缺损,即称为继发孔未闭型房间隔缺损。根据继发孔未闭存在的部位分为中央型、下腔型、上腔型和混合型。
房间隔缺损的病因和诱因
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发育缺陷,病因尚不明确,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复杂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。
宫内感染,尤其是妊娠早期风疹病毒、流感、流行性腮腺炎等;孕期接触放射线;孕期夫妻双方吸烟、饮酒等;孕前、孕期使用药物,如可卡因等。
房间隔缺损的症状
因病情而异,轻者可无症状,仅在体检时发现本病。多数病例由于肺充血而又劳累后胸闷、气急、心悸、乏力等症状。患者尤其幼儿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。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、紫绀等表现。婴幼儿期生长发育迟缓、体型瘦长,随着年龄的增大,心腔增大,可伴有阵发性心动过速、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。
房间隔缺损的检查
1、
X线检查:可见右心房、右心室增大,肺动脉段突出以及肺血管阴影增加。
2、
心电图检查:电轴右偏与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本病常见病的心电图表现。
3、
超声检查: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右心房、右心室增大,房间隔连续性中断。声学造影可见右心房内有充盈缺损区。
4、
心导管检查:导管通过缺损的部位如在心影的上方,且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增高或从右心房直接进入肺静脉,提示为上腔型房间隔缺损;如导管在心影中部通过,可能提示卵圆孔未闭或继发孔型缺损;如导管通过的部位较低,则提示原发孔型缺损。
房间隔缺损的治疗
目前治疗房间隔缺损有两者方式,分别是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。手术方法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,宜在学龄前进行,但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以在2~3岁前施行外科手术为妥。近年,我国介入治疗取得重大进展,在视屏或超声显像的指引下,由导管将封堵器送入心内实施缺损闭合术,近期疗效与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相似,且5年随访显示疗效好,并发症少。
房间隔缺损修补术
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
参考文献:
[1]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.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、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[J].介入放射学杂志,2011,2(5):345-351.
[2]朱鲜阳,张端珍.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[J].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.2009,017(006):356-360.
[3]戴汝平,刘延玲,戈军.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疗效评价(附60例报告)[J].中华心血管病杂志.2000,28(2):87-92.
[4]张戈军,戴汝平等.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功能的变化[J].中华心血管杂志.2001,029(003):163-166.